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2章(1 / 2)





  之前昱朝国师吓唬他们,现在又安抚他们,难道是要他们乖乖听话,好好跟着昱朝混就有后面所说的甜头可以尝,若是有二心,就是昱朝的军队过来了?

  对!一定是这样!昱朝的国师果然不一般!真是老狐狸!

  什么,昱朝国师年纪看上去不大?天啦,那等人物,那一张脸能代表他的年龄吗?当然不能!

  昱朝国师,或许年龄已经可以当他们爷爷了吧,只是保持童颜而已!对,妖怪!不不不,仙人!

  宿谊:滚犊子!!

  第154章

  宿谊后面的教化之说, 的确是有点异样心思。

  这其中心思, 在打高句丽的时候,他便已经说过了。像唐朝那样,让他们上层人士来学习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人去教导他们的平民阶层文化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给他们上层人士种子技术,和我们的人以我们国家的名义教导他们技术也是完全不同的。

  这其中差别,宿谊已经讲过一次, 高句丽的“重建”已经在实施中, 并且至少在高句丽的民心稳定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昱朝的君臣比宿谊聪明多了, 他起个头,这群聪明人肯定会知道怎么做,且比宿谊想象中的更好, 更损。

  宿谊见完这群新属国的首领王子之后,又过上了悠然自在的退休老干部生活, 每日笑看友人们忙天忙地, 顿觉生活十分美好。

  不过那些每日忙天忙地的友人们, 一定也会觉得生活十分美好。他们的追求和宿谊不同嘛。被皇帝重用,生活怎么不美好?

  那些属国的首领和王子见完宿谊之后,其余小国家没办法亲自与宿谊接触,于是便多次与这些人交流消息, 想看看宿国师究竟是怎样的人。

  在这些属国使臣眼中,宿谊首先是个圣人,大圣人。圣人嘛, 大爱无疆,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他们这群中原王朝的属国也是中原王朝的国民,当享有中原王朝的繁荣昌盛。他居然主动提出要在他们那里推广技术,推广文化,甚至可以让他们的人也通过科举来朝做官。

  这种事,不是圣人是什么?简直圣到有些傻了,太理想化了,让人不由有些想嘲笑他的天真。

  但是嘲笑之余,又不得不佩服其心胸。若昱朝真的同意了,他们就该对其顶礼膜拜了。

  然后,他们又觉得宿谊老谋深算,看不透。宿谊对他们国家了解颇深,好似亲自来过似的,甚至对其山水自然景观比他们自己还了解些,宿谊所说的那些“特产”,他们曾经看到过,但有些他们只见过一次,因形状太奇特,他们自己都认为是幻觉,或者以为是妖物,甚至以为是山神。但宿谊不但能将其描述出来,且对其来历、名字、生活习性都十分了解。这就让他们有些惊恐了。

  甚至有些人觉得,宿谊这太过标准化的圣人行为,也让他们感觉很慌。他们不相信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好的人,这其中一定有阴谋。

  但是这其中有什么阴谋,他们又说不出来。

  因为这什么意识形态的事,并不是现在的人能想到的。这是近现代社会学的研究内容。这时候的人思想还很“朴素”,他们非常向往中原王朝的文化,若是给他们机会,他们自己都会去学习,去模仿。现在昱朝若是主动提出教导他们,这不是更好吗?他们实在是想不出其中阴谋。

  难道是借此机会光明正大的给他们安插钉子?还是说故意教一些假的给他们?

  不过昱朝就算不借此机会,也可光明正大的派使臣入驻他们部落,甚至直接派人管辖。最终他们还是会防备。

  他们想不到宿谊的目的,惊恐于宿谊的见识,又没有办法拒绝宿谊给出的好意,但不肯相信宿谊是一个傻乎乎的大好人,便只能说宿谊高深莫测,其所思所想,常人无法揣摩。

  宿谊到底有没有大神通,这些探查不出来,但他们已经确定,宿谊要么是个圣人,要么是个能人,也可能两者兼备。

  总的来说,宿谊能成为昱朝的国师,是有相应的能力的。

  对了,他们还有一个感慨,国师看起来真年轻啊,驻颜有方啊,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国师的确是个很厉害的道士。

  宿谊:???驻颜有方???你道爷我本来就年轻好吧!!!

  宿谊的友人听后,笑得直不起腰,纷纷道宿谊这驻颜有方的方子快拿出来,家中长辈肯定喜欢。

  宿谊呵呵道:“我年纪就这么点,不能因为我获得了与年纪不相称的成就,就非得说我是个返老还童的老不死吧?”

  友人们大笑,其中隐约猜到了宿谊身份的几人更是笑得岔气了。

  宿谊长大之后,越发像他外祖父。而他现在经常跟几个退休老干部混,被人觉得相貌眼熟也正常,何况宿谊在皇家受到的信任,也可以让他们猜测一二。

  只是宿谊一身本事可不是他这个年龄的人可以得来的,所以即使他们猜测宿谊的出身,也认为宿谊被仙人接走了,后来又回来了。

  世间有许多传说,仙人那边的时间流速和凡间不一样,而且仙人是能穿梭时间的。所以宿谊虽然和昱朝皇室有关系,也相当于什么关系都没有了。

  至少没有人会想到宿谊的身份和太子之位有什么关系。这和宿谊多次强调自己不能过多沾染龙气这理念已经植入他们心中有关,也和宿谊这身份可不比皇帝低有关。

  与其让宿谊去坐上皇位,处理那些他不擅长的琐事,非把一个世外高人束缚在世俗之中,还不如让宿谊去做他擅长的、想做的事。

  宿谊已经牺牲够多,这些受他恩惠的世人理应回报。

  何况就算他们想,宿谊这样子就是对皇位一点欲望都没有。不然宿谊不会在太子之位岌岌可危的时候“凑巧”回来,治好太子,并且还时常教导太子。

  若宿谊想要皇位,他只要回归他的身份,便是顺理成章的继承人,不会有任何人反对。宿谊不但是嫡长子,且太子“痴傻五年”,宿谊那时候虽然没显示出他的能力,但好歹是个正常人。

  他们猜到宿谊出身之后,彼此之间约定相互保密,也不去求证什么。国师就是国师,出身什么来历什么都没关系,宿谊就是昱朝的国师,独一无二,至关重要,这就够了。

  他们也担心,虽然自己不在乎宿谊的身份,但是总有些俗人会利用宿谊的身份生事,反而让宿谊遭到危险。

  这种秘密,烂在心中就好。

  宿谊在京中过了一段时间颓废的日子,甚至无聊到把制糖法摸索了出来。

  东南那边的小国家前来朝贡,带来了他们那边的甘蔗和石蜜,作为贵重礼品送给皇帝。

  宿谊在京城一直过得人上人的生活,蜜糖什么的从来没少过。有上好的蜂糖,谁还会去记得那些白糖。当甘蔗和石蜜出现之后,他才想起,哎呀,这个时代好似糖非常精贵呢,不但产量低,制造工艺也非常差,甚至咱们昱朝还没有制糖的来源。

  宿谊现在的兑换点虽然在增长,但还没有到一万,暂时不能兑换东西,不然拿到种植和加工指南很亏。宿谊便自己想着怎么提纯石蜜,先把制糖方法弄出来,然后去买印度那边的甘蔗回来种。虽说不如系统的改良品种,好歹也能让白糖提前出现。

  宿谊曾经去参加过古法制糖,正是因为参观过,他才将曾经心中“古法等于最好”给叉掉。虽然许多小文青认为现代机器制作的糖冰冷冷的充满着“机油味”,但实际上古法制造的过程不但很容易污染,还会增加许多有害物质。生活和科技总是在进步,人类生活总是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古法之所以没落,不仅仅是因为其产量不达标,也是现代人满足了基本需求之后,对产品的安全和卫生有了更高要求,古法很难达到标准。

  “古法”一字虽然听起来很有逼格,但换一个说法,就会让人排斥了,那边是“手工小作坊”。

  虽然有人要说“手工小作坊”也有精品,但若是不经过质量检测,全凭工坊主“良心自觉”,实在是很难让人对其放心。连质量检测过的都有可能是假的,不经过质量检测的岂不是更加难说?

  不过现在没有后世那种条件,能隔离杀菌等等,只能通过手工提纯。现在连制造白糖的工艺都还没出现,就别说提高技术,降低消耗,更别说什么微生物细菌超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