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4章(1 / 2)





  “睡吧,我陪着你。”

  声音很低,带着安抚的味道。想起赵大夫的话,表情微凝。

  “孟佥事思虑过重,难以放开。这样多折腾几次,老夫也无法保证不留下病根。”

  思虑过重吗?

  手指抚过有些汗湿的额角,该如何开解?

  黑色的眼眸微合,掩去了几许复杂的思绪。

  这一觉,孟清和睡得很沉。

  醒来时天已大亮,沈瑄也已离开。

  候在门外的长随一直小心听着室内的动静,昨夜,沈指挥冰冷得似要杀人的目光,想起来就让他全身发寒。

  “孟佥事可是醒了?”

  “进来吧。”

  孟清和起身时并没感到头晕,赵大夫的医术当真是厉害。

  “佥事先洗漱,早饭马上送到。”

  “麻烦了。”

  长随表现得比往日周到许多,孟清和洗漱之后,一碗小米粥,几个饼子和两碟小菜已经送到。食物的香气引得肚子咕噜噜叫,捧起粥碗,几口下肚,整个人都暖和起来。

  辰时正,孟清和出现在存心殿外,巡视之后顺便鼓励了两句,转道去见朱高炽。

  为了探亲假和宝钞,也该去谢一回。

  来的时间却有些不巧,朱高炽正在忙。

  燕王回到了北平,需要朱高炽处理的政务仍是不少,车马粮秣的调派是重中之重。

  德州的朝廷大军秣马厉兵,随着武定侯,安陆侯和都督平安的队伍先后抵达,从德州传递消息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吴杰从真定城下败退,损失了足足三万人马,但对德州此时的兵力来说,着实不算什么。

  南京送来的消息,朝廷下令召集的军队足有六十万,号称百万。不断从南方调派的卫军还携带有大量的火器,立刻引起了燕王的警惕。

  三十万对六十万,燕军人数只是朝廷军队的一半。论粮马辎重,燕军也不占据优势。

  朝廷大军主帅虽是李景隆,平安郭英等人却不是吃素的,再加上即将从南京出发的徐辉祖,朱棣比以往更加重视此次战斗。

  这会是一场苦战。

  得胜,则更进一步,顺势打出河北。

  战败,积攒的家底保不住,连命都要丢掉。

  道衍和尚表示,王爷不必多虑,如往常一般冲上去砍人就是了。

  燕王眉毛一竖,虎目一瞪,敢情要和人搏命的不是你这秃驴!

  道衍拈花一笑,佛态十足,王爷不用担忧,皇帝已有命令,不得让他背负杀亲之名。就算话是对耿炳文说的,其他的朝廷将领也不能当做不知道。

  “王爷龙威,必登大宝!”

  道衍的劝说很有效,燕王不焦躁了,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周密准备。

  侯显和杨铎就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中向北元出发了。

  根据侯显的要求,从燕王辖下的守御千户所中抽掉少数归附蒙古骑兵,与燕山卫共同负责此行的安全工作,遇上草原部落,有这些蒙古人现身说法,必定更有说服力。对北元的了解程度,又有谁比得过他们?

  “大善。”

  燕王同意了侯显的建议,亲自送他出了北平城。

  侯显万分感动,哭得不能自已,表示一定完成王爷交代的工作,肝脑涂地在所不辞。郑和低头撇嘴,抬起头也象征性的抹了几滴眼泪。

  同行业的竞争上岗机制,果然锻炼人。

  侯显与杨铎也算旧识,行在路上,谈及献出此计的孟清和,话中颇多赞扬。

  “若有机会,显愿同孟佥事当面一晤。”

  杨铎没有接言,只下令队伍加快脚程,赶在后日前抵达开平卫,与卫所边军做好交代,尽快进入草原。

  侯显了解此行的重要性,不再多言,挥舞起马鞭,马蹄踏起一片碎雪,远看,似从地面腾起了一片白色的薄雾。

  自此,明初又一位航海家,有名的外交家,郑和船队的三号人物,未来的司礼少监侯显,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在孟十二郎毫无所觉时,已然刷了这位不少的好感度。

  先是郑和,再是道衍,紧接着就是侯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孟十二郎的人格魅力也是相当的高,虽然,作用的对象有些奇怪。

  厢房内,朱高炽运笔如飞,孟清和请见时,他正忙着核对调入燕山前军的战马数量。真定城一战,徐忠和沈瑄缴获战马千余匹,损失也同样不小,一来一回,真正能算入“盈余”的并不多。

  除了战马还有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