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6节(1 / 2)





  这个确实,知晓前情者,推测出韩伯齐意图不难,否则张允先前也不会去告诫韩菀。

  张允点点头。

  “是襄平侯府一眼线见势不对,唯恐我不知前情受难,不顾旧年父亲的封口令,将旧事告知于我。”

  “我花了些时间,了解了好些前情,也凑巧,晓得了伯父身份。”

  她看着张允,十分认真:“父亲还在时之意,我已知晓。我欲弥父亲遗憾,也欲为自己为韩氏谋一条生路。”

  张允在这关口冒险过来给韩菀一句告诫,足以证明他说钦佩韩氏行事,钦佩韩父为人,是确有其事的。

  韩菀便不全说漂亮话,她很坦白,又添上几分动之以情的亲近:“求伯父助我。”

  张允沉吟,说实话,他是很钦佩韩氏和韩伯齐,还颇有几分惺惺相惜,对韩菀这故人之女亦心怀怜悯。

  只不过,他这身份,牵一发而动全身,考虑事情肯定得以大局为重的。

  其实,在韩伯齐去世之后,他们已放弃韩氏了。

  原因无他,韩氏无人。

  但韩菀这一年多时间的表现,尤其今日,让张允刮目相看。

  此女有其父之风,年少果决,巾帼不让须眉。

  有她掌舵,韩氏可重新提上来。

  现条件达到了,能得自然是最好的,韩氏庞大且深植郇国,想当初察觉韩伯齐意向,他们可是非常积极争取过的。

  另外,如果可以的话,张允也想助故人一把。

  他上前,扶起深深下拜的韩菀:“好!”

  “只事关重大,伯父不能一口应下。”

  张允说:“改日,伯父给你引见个人。”

  ……

  张允欲给她引见的人,必是太子丹。

  这位太子丹,韩菀也了解过。

  他在郇都并不高调,落落大方又进退有度,不示弱人前,也不高调出头,换而言之,就是这个度把握得非常好。

  而据私下探听,这位是个非常英明果敢的主,很得信王信重。在郇王的眼皮子底下他就能指挥张允等人并定时见面,足可见其能耐。

  郇都细作网,必然是由他掌握调度的。

  这对韩菀来说,其实是个好消息,这太子丹如此能耐,信国三代能君,筹码押上去也不怕中途出岔子生什么翻大船意外。

  她目前肯定没法见信王的,见太子丹,直接向太子丹投诚,已是意料之外的好。

  韩菀回府后,第二天,张允就通知她,让她明日巳初到城南的一处宅子等他。

  当天黎明,韩菀让穆寒带她去了一趟库房。

  存放玉玺血诏的那个库房。

  启动机括,从暗格里取出一方一长两个檀木匣子,韩菀垂眸摩挲片刻,最后还是打开匣盖,把二者都放进她提前准备的布袋里面。

  玉玺,血诏,还有韩父写的那张记录。

  她不是父亲,她没有受牧伯临终重托,倘若相投后窥视许久,才再取出这玉玺血诏,难免令人芥蒂。

  要送,就该这次就送。

  既示她相投之诚,另外,这也是她给自己增加分量的关键。

  后者非常重要的。

  至于那张记录,除了拉近距离以外,更多则是韩菀的私心了。她希望,旁人能知晓她父亲为大义黎庶做出过的牺牲。

  轻轻摩挲着两个木匣,这是她父亲以生命背负的东西。

  这些天下来,她心绪平复了很多,但此刻依旧感到难受。

  “主子?”

  穆寒低低唤了她一声,她抬头,对上穆寒蕴着担忧心疼的一双眼。

  她冲他笑笑:“我没事。”

  靠着他肩膀平复了一下情绪,韩菀直起身,把布袋系绳系上牢牢捆住,郑重交给穆寒保管。

  穆寒当即端正了神色,肃然接过,小心检查了几遍,而后用一块包袱皮裹住,打了几个死结背在背上。

  他们立即吹熄蜡烛,赶在晨曦冲破黑暗前离开库房。

  韩菀没有再回郦阳居。

  等稍候到了时辰,便会有一个“韩菀”照常登车往朱雀大街去。

  而韩菀本人,趁着此刻犹有夜色,穆寒这就直接带着她悄悄离府。

  他背上背上东西,这回却是不好背她,两人一路至西墙下时,他直接抱起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