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6章 山神庙(2 / 2)

又走几步,山涧溪流,呈现在众人眼前。

在溪流的附近,却是一个营地。一些常在电视中出现的考古场景,也映入大家眼帘。

格子似的探方,就是大家看到的主基调,十几个工作人员,拿着小刷子、小铲子,在探方中仔细、专注研究。

“其实考古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啦。”

徐先生解释道:“对于出土东西的处理,当地部门也有了决定,一些收藏在当地的博物馆,一些……就等着寺庙修成,可以考虑在庙里展示,供游客欣赏。”

“干嘛不全部留下来?”陈大器兴趣高昂:“也干脆别修庙了,直接搞个陈列馆、纪念堂什么的,更有逼格啊。”

“那不一样。”

徐先生笑了笑,没有往下说。

但是在场众人,该懂的还是明白的。陈列馆、纪念堂,能有宗教信仰赚钱?

不说别的,一个少林寺,如果上市的话,市值至少千亿起步。

看破不说破。

白叶转移了话题:“现在我们方便过去吗?”

他注意到,在探方的周围,拉起了层层警戒线,还立了闲人免进的牌子,加上几个保安巡视,守卫还算森严。

“没事的,我们走。”

徐先生引领:“我们看草庙,不去打扰他们工作就行啦。”

在探方的附近,就是一栋破败的建筑。

白叶举目观察,发现建筑的格局,也算是比较传统,属于乡村之中常见的土房。

以泥浆混合稻草为材料,一层一层夹板浇灌成墙,屋顶架了横梁,却没有覆盖瓦片,而是铺了茅草为顶。

也难怪徐先生说,这是草庙。

庙宇还没有翻新,入目尽是破败、萧瑟之气。庙宇一角,崩塌了小半边墙壁,不过已经清理干净,堆叠在附近。

透过缺口,庙里的布局,一目了然。

基本是正堂、厢房、杂物间结构。正堂供神,厢房自住,杂物间可能是厨卫之类。

走近庙门,白叶抬头看向门楣,上面空荡荡的,没有牌匾,也没有任何文字说明。

再看庙堂内部,泥石垒成的供案,摆了一个残了上半身的神像,仅凭半截腰腿,很难辨认供的是什么东……神灵。

“这庙……”

陈大器好奇问道:“究竟供了什么神呀,专家考察出来了没?”

“山神。”

徐先生立即道:“不是具体的某个神灵,而是比较广泛的山神崇拜。当地的民俗专家,从地方志中发现了有用的线索,合理地推断出,这草庙是当地的百姓,为了祭祀山神专门修建的。”

“具体祭拜了多少年,也无从考据。但是这泥墙草顶结构,应该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徐先生笑道:“但是可以肯定,这绝对是后来翻修的结果。毕竟地方原始的山神崇拜,往往逾千年而不衰。”

这倒是事实。

白叶轻轻点头,认同这个观点。

不止千年,甚至几千年前,古老的部落先民,崇拜一切自然现象,自然也包括了大山、水流、石头、植物、动物之类的景象。

在古代,山里有毒蛇猛兽吃人。但是靠山吃山,百姓拜山神,祈求上山下山平安无事,很正常。